河南“三山”整治,修复完成历史遗留矿山23万亩

政策法规
2020-11-12

近日,在栾川县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三山”整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要求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意识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强力推动露天矿山整治和绿色矿山建设及废弃矿山治理(以下简称“三山”整治)攻坚行动,明确“三山”综合整治工作中的职责,进一步抓好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行动取得实效。促进河南省矿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通知还指出,整治攻坚行动要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兼顾,构建机制、集中攻坚,检察监督、推动整治,突出重点、带动全局,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基本原则,通过集中攻坚,使河南省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进程加速推进。

“三山”整治

到2020年底,建立起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措施得当、管理到位的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体系,确保河南省京津冀通道和汾渭平原城市及“三区两线”范围内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率达到75%以上。

“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环境治理面积236850亩。其中恢复耕地77445亩,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恢复建设用地36495亩,是“十二五”期间的2.5倍。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110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70种,已开发利用93种。截至2019年年底,全省共有1503个各类经济性质的矿山企业,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五位。

矿山作为传统优势产业,对支撑、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矿产开发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小型及以下矿山数量多、产能低。部分矿山开采中采富弃贫、采易弃难,资源浪费现象不容忽视,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与高质量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矛盾越来越突出。

从2018年开始,全省陆续开展了露天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绿色矿山和废弃矿山治理。尤其今年8月全省“三山”整治攻坚行动以来,河南省坚持“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景则景”的原则,一矿一策,推动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巨变,促进了矿山企业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山青、水碧、林郁、田沃、湖美、草茂的美丽河南。同时,全省各地把“三山”整治与旅游开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把矿产资源绿色发展转化成“富民资本”,真正绿了环境,也鼓了钱袋。

目前,对露天矿山“关小上大”,关闭一批建筑石料类小型矿山,全省露天矿山数量由992个减少到605个。与此同时,继续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实行边开采边治理。去年,全省76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截至10月30日,今年已有111家矿山完成自评估,提交了第三方评估申请,54家通过了省级绿色矿山评估,其中17家达到了国家遴选标准的矿山已向自然资源部推荐。

来源:砂石骨料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方式:services@kjzj.com

收藏 收藏
已收藏 已收藏 收藏 收藏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
求购